2月22日,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成都市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成都市第一批市級非遺工坊名單,郫都區安靖街道成都市靖繡緣蜀繡有限責任公司蜀繡工坊成功入選。此次評選經過了區 (市) 縣推薦、資料審核、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程序,相關結果獲得廣泛認同。此次成都市靖繡緣蜀繡有限公司的蜀繡工坊成功入選成都市第一批市級非遺工坊名單,對于郫都區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蜀繡源于周,興于漢,盛于唐,擁有3000多年歷史,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兩千年前聞名全國的成都大文豪揚雄從小生長在郫縣,留下了“人皆文繡”“若揮錦布繡,望芒兮無幅”“作《繡補》”等有關蜀繡的珍貴記載;兩千年前蜀地已有“女工之業,覆衣天下”的美譽。唐宋以來,蜀繡被視為奇珍異物,繡法“窮工極巧”,其產品“冠于天下”,至今傳世的有北宋蜀繡雙冠圖、明代秦良玉藍緞并金繡蟒袍等等代表作。
到了近代,蜀繡成為聞名全國的絲綢刺繡文化產品,被譽為“天下無雙之品”。進入20世紀70年代,安靖逐漸涌現出大量從事刺繡的繡戶,形成“家家女紅,戶戶針工”的盛況。2006年蜀繡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近年來,成都市郫都區安靖街道,按照四川省委具體部署,把蜀繡產業納入郫都區鄉村振興產業振興計劃。目前,全區已發展蜀繡相關企業15余家,從業人員近2000人,全區蜀繡全產業鏈產值達3.3億元,蜀繡品牌在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百強榜中位居83名。
聚力農商文旅體融合,延伸蜀繡產業創新鏈價值鏈
充分挖掘蜀繡文化內涵,以“蜀繡+”創意開發、場景營造,促進農商文旅體等多元業態融合發展,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健全政策強化產業支撐。圍繞蜀繡產業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制定了蜀繡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成都市郫都區推動蜀繡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設立每年1000萬的產業發展財政專項引導資金,從支持創新創意載體建設、蜀繡跨界融合發展、宣傳展示提升知名度、壯大從業人員隊伍、研發創新共5個方面進行全覆蓋扶持。
IP引領育強蜀繡產業。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的發展思路,引進繡色錦苑、天府蜀繡等實力企業,深度挖掘蜀繡特色文化IP內涵,打造了安靖蜀繡公園、安靖蜀繡文化創意公園等特色園區,構建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創作體驗、游學研讀、文化旅游為一體的蜀繡產業生態鏈。大力發展“蜀繡+”項目,與成都大運會、騰訊、雀巢、中國郵政等合作,開展了蜀繡+電競、蜀繡+
體育、蜀繡+節日、蜀繡+奶茶等項目合作,開發限量版中秋伴手禮、大運會特供產品、蜀繡主題游戲角色皮膚等創意產品百余個,提升了蜀繡附加值。成功孵化了“繡之茶”品牌,目前“繡之茶”全國開設門店254家,其中成都天府三街、青羊區、郫都區、錦江區,武侯區,成華區等地開設門店52家,其品牌價值2億元。
場景營造釋放多元價值。依托安靖蜀繡公園、錦江綠道生態資源,植入繡咖啡、繡茶坊、蜀繡創意中心、安靖蜀繡學院、七彩繡坊等多元消費體驗場景,形成安靖蜀繡文化創意公園、“繡里”等一批蜀繡文化新地標、網紅打卡地,賦能活化傳統蜀繡文化,推動蜀繡文化價值向
經濟、美學、社會等多元價值轉化,每年累計吸引游客達50余萬人。在京東、淘寶、天貓、阿里、有贊等電商平臺開設蜀繡旗艦店5個,覆蓋
國內外200多個國家上架產品260余款,線上銷售平臺累計銷售額超百萬元,通過網絡推廣、直播帶貨等方式,開啟直播15場,累計400余萬人觀看,點贊量高達834.9萬次。
聚力人才多元化培養,育強蜀繡產業生力軍動力源
傳承和發揚非遺,做強蜀繡產業,人才是關鍵。圍繞蜀繡產業需求,創新開展多層次教育培訓,建強蜀繡人才隊伍,切實為蜀繡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源泉。
校地合作培養技能型人才。聯合蜀繡大師、高校專家教授等名師組成編委會,編制《安靖蜀繡學院培訓教材》《蜀繡賞析》《中國蜀繡》等系列規范性教材。與成都大學、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等高校合作,建成安靖蜀繡學院,面向全社會免費招生開展蜀繡技藝培訓,培育技能型人才、專業繡工。目前,先后開展蜀繡技能培訓班72期,培訓繡工8000余人,累計向蜀繡企業輸送1300余名合格學員就業。
校企合作培養研發型人才。與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合作,開設蜀繡專業,重點設置蜀繡設計、新品開發等課程。打造研發設計平臺,目前入駐蜀繡企業10家、設計團隊4個、獨立設計師9名,共研發蜀繡飾品、外套、絲巾等新文創產品25類300余款。
市區聯動培養領軍型人才。聯合市人社局建立蜀繡技術人才職稱評定標準,510名繡工取得初級職業資格認證,244名繡工取得中級職業資格認證;聯合市人社局編制了成都市蜀繡職業技能考核規范,搭建了特色傳統手工藝產業技能人才評價機制,現區域內擁有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5名,市級工藝美術大師12人,市級非遺傳承人5人,區級非遺傳承人9人,郫都工匠9人。已形成“高、中、低”各層級完備的繡工人才庫。
聚力傳播方式創新,推動蜀繡產業品牌化
國際化
堅持把蜀繡作為天府文化的重要內容,創新開展非遺文化保護傳承、國際交流合作,推動蜀繡文化產業國際化品牌化,著力打造天府文化走向世界一張名片。
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引導蜀繡企業與區知識產權局緊密協作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力度,按照“發展一批、成熟一批、注冊一批”的原則,組織專人開展地理標志申報工作,以區域品牌賦能蜀繡產品,促進蜀繡由小規模分散經營向品牌化規模經營升級。同時,利用數字化手段,強化蜀繡創作知識產權保護,創新建立蜀繡電子數據庫,新增蜀繡圖樣80幅,目前已有14個作品完成知識產權申報,正在進行版權登記。
創新文化表達方式。圍繞蜀繡傳承與保護,以大眾化、時尚化、多元化、年輕化的方式,推廣蜀繡文化。創作了《中國刺繡》《百年繡夢》《繡鄉風情畫》等蜀繡文學作品,出版蜀繡文創著作《一帶一路上的絲線華章》榮獲第十六屆山西設計“優秀獎”和“中國包裝設計”一等獎。與本土流行歌手李宇春合作發布歌曲《蜀繡》,成功舉辦了六屆成都國際非遺節蜀繡主題分會場等藝術活動和蜀繡主題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等專業賽事。成立了安靖蜀繡藝術團,新創作蜀繡舞蹈4支,其中由新西蘭奧克蘭大學舞蹈博士jasmin編制的蜀繡特色廣場舞上央視頻移動網傳播,點擊量達40.5萬。
創新國際交流合作。以推動蜀繡文化國際化為目標,聯合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合作建立了“蜀繡國際文創研究中心”,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學術交流和項目合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舉行蜀繡文化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與英國皇家刺繡學院專家開展了國際刺繡交流、游學活動。組織蜀繡企業參加第126屆廣交會、第2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54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2019中國西部絲綢博覽會等國內各大展會交流活動20余場,參加了在加拿大、美國的華人圈成功舉辦蜀繡服飾品鑒會等蜀繡文化國際推廣活動,與騰訊等平臺和國際商會合作,開發蜀繡高端產品300余個,作為國際交流活動“國禮”,先后贈予英國、新西蘭等10余名國際友人,2022年世乒賽在成都舉行,安靖蜀繡熊貓作為禮物贈送給了國際乒聯,讓更多國人以及世界人民了解和走進蜀繡的世界。
目前,郫都區委、區政府正在加快建設“‘科創高地、錦繡鄲都’,奮力打造成都西部現代化新城。”安靖街道將借發展東風,大力發展“繡美綠道”“繡美田園”“繡美街區”“繡美餐飲”“繡美服裝”等跨界融合發展項目,促進一二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延伸蜀繡產業鏈條,提升蜀繡產品附加值和產業帶動能力,進一步擦亮安靖蜀繡之鄉的金字招牌、提升產業要素聚集能力,助推蜀繡生活化、產業創意化,加強與國際知名品牌對接、交流與合作,大力拓展蜀繡海外市場,助力安靖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成都市郫都區安靖街道 楊敏)